于姓源流
于姓源出有四:
1、出自姬姓,為周武王姬發(fā)的后代,以國名為氏。據(jù)《新唐書·宰相世系表》所載,周武王克商后,大舉分封諸侯,其第二個兒子邘叔被封在邘國。據(jù)《廣韻》所載,西周初年,周武王封第二子(有說第三子)于邘(故城在今河南省沁陽西北于邘邰鎮(zhèn)),稱于邘叔。后來,于邘叔的子孫就以國名為氏,有的姓了邘;有的則去邑旁姓于,是為河南于氏,史稱于姓正宗。
2、出自古復(fù)姓淳于氏,為唐代時避諱憲宗李純所改單姓于氏。據(jù)《古今姓氏書辯證》等所載,淳于公子孫,以國名為姓,稱為淳于氏。唐貞觀年間所定皇族七姓,有淳于氏。至唐憲宗李純時,為避諱(“純”“淳”同音),復(fù)姓淳于氏改為單姓于氏。到了宋代,又有部分于姓恢復(fù)淳于姓,也有一部沿襲未改的,形成此支于氏。
3、出自北魏時的萬忸于氏,為孝文帝漢化改革時,恢復(fù)本姓于。據(jù)《路史》所載,鮮卑族的萬忸于氏原為山東于姓人,后隨鮮卑改之,孝文帝漢化改革,又復(fù)于姓。這一支于氏雖然是從鮮卑族的萬忸于氏所改,一向也被當(dāng)作外來的姓氏看待,但在實際上,他們?nèi)匀皇菨h族于姓的后代,只是在漢代之時,有一位名為于公的后代,隨著拓跋氏離開了中原,并且為了適存于鮮卑族而改姓為萬忸于氏,等到后來鮮卑族的拓跋珪在我國北方建立了北魏,才又“重回娘家”,復(fù)姓為于而已。居住在北方的于姓之人,多為這一分支。
4、出自賜姓或少數(shù)民族改于姓而來:
?、?明朝時賜元人巴延達(dá)哩姓于名忠,清朝時,南方的部分尼瑪哈氏改于姓。
?、?又有達(dá)斡爾、鄂倫春、土、回、高麗等小數(shù)民族有改于姓者。
于姓歷史名人
于成龍(公元1617-1684年) 字北溟,清代山西永寧人。官至兩江總督,以清廉著稱,時稱天下清官第一。
于謙(公元1398-1457年) 字延壽,明代浙江錢塘人。歷官監(jiān)察御史、兵部尚書等。正統(tǒng)十四年,瓦刺首領(lǐng)也先侵?jǐn)_大同,英宗被俘,謙反對放棄北京,擁立英宗弟為景帝,主軍務(wù),擊退也先軍,接英宗歸。
于志寧(公元588-665年) 字仲謐,唐代京兆郡高陵人。文學(xué)館學(xué)士,瀛洲十八學(xué)士之一。封燕國公,任尚書左仆射,監(jiān)修國史,名重一時。
于公 漢代東??ほ翱h人。曾官廷尉,為縣獄吏及東海孝婦平冤案,執(zhí)法公允,凡犯法者,于公所決皆不恨。其閭門壞,地方父老共為其治之。令修高大之門,能容駟馬車蓋出入,自言治獄多陰德,子孫必有幸者。后其子于定國官至丞相,孫于永為御史大夫,皆封侯。
于定國 字曼倩,漢代東??と?,于公之子。官廷尉,決疑平法,務(wù)在哀鰥寡,加審慎之心。時云"于定國為廷尉,民自以不冤。"官至丞相。
于禁(公元?-221年) 字文則,三國時魏國巨平人。曹操名將,征戰(zhàn)有功,累遷左將軍,假節(jié)鉞。
于琮(?-881年),字禮用,河南(今河南洛陽)人,唐朝宰相,北周太師于謹(jǐn)之后,戶部侍郎于敖之子。于琮出身于河南于氏,以門蔭入仕,進(jìn)士及第,被授為駙馬都尉,尚宣宗之女廣德公主,官至兵部侍郎、判戶部。黃巢破京師,被殺。公主自縊死。
于佑 唐代人,僖宗(公元874-888年在位)時為學(xué)士,在御溝得一紅葉,題有詩。佑亦賦一葉,置流上,為宮女韓夫人所得。后帝放宮女,佑與韓成婚,取紅葉相示。韓氏詩有"方知紅葉是良媒"句。
★于姓男寶寶起名大全/于姓名字大全?。?a href="http://atozofsublimation.com/sample/xingshi.aspx?%e4%ba%8e#female" id="male" title="點擊查看名字列表" style="font-size: 14px; color: rgb(128, 0, 128); font-weight: bold;">點這里查看于姓女寶寶起名大全
|
|
★于姓女寶寶起名大全/于姓名字大全 - 點這里查看于姓男寶寶起名大全
|